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军分区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全省三级人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把人防融入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发展人防事业,利用人防资源服务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进人防社会化、法制化,全市人防建设呈现出健康、协调、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德州”网站记者对市人防办主任郑洪周做了专访。
“中国德州”政府网站:郑主任,首先欢迎您到“中国德州”网站做客。首先,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人防工程?
郑洪周: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起,一些国家都各自陆续构筑了许多不同类别、用途和规模的民防设施,如:人员掩蔽部、指挥所和通信?枢纽、救护站和地下医院、各类物资仓库,以及地下疏散干道和连接通道等。有些国家的城市,还将人防工程和城市地下铁道、大楼地下室及地下停车库等市政建设工程相结合,组成一个完整的防护群体。人防工程应满足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和防细菌武器等三防要求;有些还要求兼防常规武器(炮弹、炸弹)的直接命中作用。
中国的人防工程建设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抗美援朝的时候,为防备美国的空袭,在东北地区就有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城镇曾掀起了“深挖洞”的群众运动。各单位、街道居民在房子底下挖洞,尔后相互连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地道网。由于缺少统一规划,缺乏经验,加上技术力量不足,这些工程一般幅员较小,质量较差,统称为早期工程。跟着时间的推移,人防工程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我国已经建成了一大批质量高、幅员大、效益好的平战两用工程,人防工程的种类齐全,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新建的人防工程在建设前都经过了可行性论证,既考虑到战时防空的需要,又考虑到平时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具有平战双重功能。同时,人防工程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从土建到装修都注重质量。建成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取得了显著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许多大中型人防工程成为城市的重点工程,如哈尔滨奋斗路地下商业街、沈阳北新客站地下城、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郑州火车站广场地下商场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哈尔滨等城市先后修建了一批大中型人防工程,投资建设了人防指挥中心和指挥自动化系统。
郑洪周:在有设置防护要求的城镇建设人防工程时,要根据战时的城镇人口规划人防工程数量,并将工事布置在居民点的附近,使在空袭?情况下能尽快进入地下隐蔽。为避免轰炸时伤亡过多,单个人防工事的规模和容量都要有一定的限制。工事出入口的数量应不少于两个,相邻出入口要有一定的间距,朝向应不同,使不致同时遭受破坏;洞口还要避免被倒塌物掩盖。对大型的人员掩蔽工事,要求设置能够相互独立的几个防护(防火)单元,各单元之间用防护门和防火门隔断。在居民住宅区的楼层下面,结合房子基础的需要修建防空地下室是很适宜的。地下室的设计要考虑大楼被爆炸冲击波击倒时地下室的抗倾覆稳定性;其顶板要通过验算,使进入工事的早期核辐射剂量被削弱到容许限值内。在遭受核轰击时,城市大火蔓延,并将持续很久时间,要研究人防工事内缺氧的对策,并控制一氧化碳等有害化学气体的含量。专用工事内还要有备用的水源和电源。除土建结构以外,构筑人防工程还应在工事口部设置相应的各种防护密闭设施和设备。人防工程在加强平时维修保养的同时,要做到平战结合,以战为主,兼顾平时使用。现在中国很多城市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已修筑的人防工程,作为招待所、餐厅、医院和影剧院,以及地下仓库和中小型车间(工场)等使用,使人防工程在和平时期同样能够发挥很好的经济效益。使用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地下环境(温、湿度),处理好空气净化。为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节约运营费用,可设置采光天井和进行自然通风。一些战时需用的防护设备能暂不安装,但应事先考虑好临战前的应急措施。
郑洪周:人民政府人民防空指挥工程、公用的人员掩蔽工程和疏散干道工程,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人民政府人民防空指挥工程建设经费由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安排;公用的人员掩蔽工程和疏散干道工程的建设经费,主要由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安排、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依法筹措的经费解决。防空专业队、医疗救护、物资储备等专用工程,由群众防空组织组建部门和战时医疗救护、物资储备等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建设。相关的单位负责修建本单位的人员与物资掩蔽工程。其建设经费由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解决。防空地下室工程,由相关的单位或者个人负责组织建设。其建设经费由建设单位或个人筹措,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四)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申报年度工程建设规划,进行施工图设计;
(六)根据批准的年度工程建设规划和审查批准后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组织工程招标和施工准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经批准的开工报告;
(八)工程完工后,及时编制竣工文件,组织竣工验收,上报备案,进行竣工决算,交付使用。
“中国德州”政府网站:郑主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应修建防空地下室,请您谈一下防空地下室修建标准?
(一)新建10层(含)以上或者基础埋深3米(含)以上的民用建筑,按照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二)新建除一款规定和居民住宅以外的其他民用建筑,地面总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按照地面建筑面积的2%~5%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三)开发区、工业园区、保税区和重要经济目标区除一款规主和居民住宅以外的新建民用建筑,按照一次性规划地面总建筑面积的2%~5%集中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按二、三款规定的幅度具体划分:一类人民防空重点城市按照4%~5%修建;二类人民防空重点城市按照3%~4%修建;三类人民防空重点城市和其他城市(含县城)按照2%~3%修建。我市属二类人民防空重点城市。
(四)新建除一款规定以外的人民防空重点城市的居民住宅楼,按照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B级防空地下室;
(五)人民防空重点城市危房翻新住宅项目,按照翻新住宅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B级防空地下室。
郑洪周:2011年3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地下德州”的实施建议》,在全省率先提出了构建“地下德州”的战略构想,在全市掀起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热潮。三年多来,我们组织编制了《德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德州市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德州市高铁新区中心区地下空间暨防空防灾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德州市大社区及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暨防空防灾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建成了京沪高铁站前广场人防工程、一中广场人防工程、北园路人防工程等。刚刚建成的人防0701工程地下“人防基本指挥所”、地面“防空防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防空防灾科普体验馆”、“人防专业队伍训练基地”,将成为市委、市政府应急预备指挥中心。今年,人防办承担了市政府火车站广场建设任务,火车站广场改造项目正在抓紧施工,这是德州第一个挂牌公开出让地下土地的项目,广场将与德州火车站站房同时竣工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德州东北商贸城人防工程,一期人防工程正在顺利建设中,该项目人防工程建设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2012年以来,我市被国家人防办确定为经营性人防工程规模化开发利用、集团化连锁经营、集约化投入产出和一体化建用维管的城市。目前,我们积极利用人防工程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防工程开发利用率已达96%,人防平战结合年创产值7.96亿元,实现利税7000多万元,为社会解决就业岗位3000余个,为社会提供地下停车位6000多个,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做出了努力。
郑洪周:首先,编制“地下德州”建设总体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人防工程、地下交通、地下共同走廊、地下经济发展、地下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规划,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设计和控制详细规划。建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有关政策法规。其次,全面落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人防部门将发挥地下空间开发主力军的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搞好人防工程体系建设;吸引社会力量有计划的在城市中心地区建设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德州市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积要达到80万平方米,人均达到1平方米,全市有5%的市民每天在地下空间生产生活。到2020年,德州市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积要达到150万平方米,人均超过1.5平方米,每天在地下空间生产生活的人口超过20%。在各主要路口全部建设地下过街道;在主要路段地下必须建有公共管线走廊,逐步建立起以各类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地下过街道、地下商业街、地下共同沟为主要内容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地下德州”基本框架。
德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德州市各县(市区)政府、 市直各单位联合承办 德州市大数据局技术上的支持